11月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作者:苏俊彦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1-26
在学习了旧知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本课意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解决以下几个数学问题: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渗透比较的思想,在比较中找出新知旧知的联系,在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比较中发现小数乘小数算理、归纳计算方法。1、在求阳台面积与房间面积比较时,进行了知识迁移,让学生比较这两道算式的异同,以及与小数乘整数的异同,从而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计算过程按整数乘法计算。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2、求总面积两道算式的比较,引出把整幅图看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通过学生的当堂作业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基本能正确在积中点出相应的数位。少数错因在于乘法计算不过关。因此学生的乘法计算还是要过关。另外,相关的变式练习还是要多多训练。学生的倒退意识不强。比如在给248×35=8.68的因数点小数点时,学生们注重表面现象——积是两位小数,忽视了积末尾隐藏的0,也就是说,实际上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只是小数末尾的0划去了。所以,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算法之后,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审题能力,有效发现题目的深层意图,避免掉入小陷阱。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