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作者:龚红雅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05

《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由四年级移到了三年级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成为三年级专项数学活动内容。随着受教学生年龄的降低,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是过多的让学生去解决间隔排列中的问题,也不要求学生对过去抽象的规律“首尾相同,数量相差1,首尾不同,数量相等”进行区分。通过实际操作体现寻找规律的完整的过程,特别注重学生操作对规律的探索。本课主要进行三次操作,首先是初步感知,然后每两个人一组开始摆,有摆首尾相同的,有摆首尾不同的。这是初步了解规律后学生的第一次尝试;第二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规律,有的孩子画竖线,有的孩子圈一圈,这次操作对形成规律很有必要。活动探索之后,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一一对应是理解本课规律的重要思想,尽管一一对应还是很抽象的,但是有它作为抓手,学生就能够理解间隔规律中的数学内涵,数学课上的探索规律跟生活中的规律不一样,我们必须体现规律的数学内涵。对于规律本质进行概括归纳,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样多,一种是相差1,遵循儿童的思维特征,从生活中的现象到数学中的间隔排列现象,从问隔排列的现象到一一对应的数列内涵,从数学内涵再到学生的自我表达,然后再到完整规律的呈现,这个过程设计非常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第三次操 作,让学生把正方形和圆按照间隔排列,知道正方形有10 个,猜圆有几个。这次操作和前面的操作呼应起来,使学生再次感知和表达规律。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是学生积累丰富活动经验的最好平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