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反思

作者:陈洁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13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学反思17

本堂课,是一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教学中,由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就能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是否也存在着“比的基本性”。对此,我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顺从学生的思维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小心验证,最后确切地得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在“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我尽量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课堂,步步深入,而教师只在关键处起点拨作用。这样,整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成就感足,理解和记忆也就自然较为深刻。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 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思考如何解决溶液配比的问题,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即份数的方法和分数意义的方法,在尝试做题的过程中,交流、纠错,对这类应用题建立起了模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