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学反思
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对照“真学课堂”的要求,精心设计了这一课时。
1、循序渐进体会策略。
诚然,在解决本课所呈现的数学问题时,假设并不是唯一的策略,学生还可以用画图、列方程的方法等等。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理解假设的策略?这是我首先需要突破的问题。因此,我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依据教材提供的例题并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与调整,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假设策略的作用。例如教材中例题主要教学倍比关系的假设,而我通过改编,由简单到复杂的推进,让学生意识到假设的特点及如何假设。
2、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
假设策略的形成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例题对比让学生发现两个未知量需要两个数量关系,为理解假设策略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在例题教学时,通过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检验——回顾反思等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叙述、推想、验证、比较、概括等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完整地经历了假设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在学生经历了假设的具体过程之后,让学生及时回顾与反思,着力思考“为什么要假设”“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假设前后数量关系有何变化”等问题,从而逐步建构假设的数学模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学生经历了两种类型的假设之后,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明白:倍数关系替换的结果总量不变,数量变了。
3、提升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回顾与分析、变式与对比、感悟与体验等渠道,逐步使学生对假设策略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目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所遇到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化,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学生对策略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形成“化归”的数学思想。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假设策略意识的形成过于浅显,学生谈感受体会的时候无从下口,应该把策略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
2、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不深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