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反思

作者:镇文婷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13

给“我”一个支点,撬起整个世界

——结合《数说淘宝》谈如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自己在做学生时,我记得一位高中数学老师曾提过一个问题:“同学们,有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此话一出,全班寂静良久,是啊,从小学数学,却不知为何而学,而我的回答也只是诸如为了以后在研究领域需要之类的话。如今,我已为人师,我也总在思考,我上数学课是为了什么,而我最在乎的还是眼前的,常说的一句话是:“同学们,不是今天会做这道题了就等于你会了,而是你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我们遇到问题该如何思考解决,思维永远比解题重要。”便即将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自己的教学颇有思考,可是在听完名师们的课之后,我才知道我的认知依旧有局限,我所认为的解决问题只局限于书本,而不是实际生活,所说的还只是过去传统教材中提供的类似情境,而真正的数学应该是鲜活和丰富的。

张齐华的这节课,是打开我教学视野的一个起点,是我回望过去回顾反思所见所学所闻的一个节点,于我如此,对于同学们也同样如此。总有这样一个“支点”,撬起它,我们会真正了解数学,去激发探究世界,使数学真正成为一门人人能用的基础学科。

张老师是如何一步步激发学生思维,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呢?一堂形神兼备的课,是如何做到各目标有机统一的呢?

1、精选“主题”,巧设“问题”。

先从“形”说起。就全课所选主题而言,是学生乐于研究的新鲜事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感悟,教学讲述以体验式的感知式的实际故事为载体。

全节课目标非常明确,即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有大数据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的人,尽管是漫谈式的,看似漫不经心,却处处是“良苦用心”、“匠心制作”。先是巧妙地打开话题“为啥整出个淘宝?”,接着以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买书时遇到的选择困惑,把困惑抛给学生,学生在选择时两个店铺时,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调动自身的辨析和推理能力,结合生活经验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以关键问题:“看起来那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却找不到唯一的答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据”的不简单,打破长期以来追求唯一答案的固着思维,初步帮助学生建立起综合数据分析问题的观念;第二环节中,又通过让学生根据数据猜测最爱买辣椒和书籍的省份和城市,在一次次的推断和假设过程中,又以数据重新推翻之前的推断,以问题“推断一下为什么不是你们认为的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而偏偏是爱吃甜食的大上海呢?”激发学生一步步去通过表象看内在,通过眼前看未来,打破常规,重新认知,学生的思维在短短时间重新翻盘后又重新构建,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及不断思辨的能力被极大地发挥出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大数据来进行合情推理分析的意识,发展了数据分析能力;第三个环节,以一个发朋友圈时一位朋友的一段评论引发思考,又重新使学生质疑:“最爱买书的一定是最爱看书的吗?”学生们各各脑洞大开,并借助淘宝搜索功能,隐隐感知了出现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而教师也试图尝试让学生感知,数据可以用来说话,但也要学会去辨析和质疑,在这过程中老师将学生思维充分打开,很好的提升了新时代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核心素养。

2、锤炼语言,走进学生。

再来说说这节课的“神”。语言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是走进学生的敲门砖,真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语言。回望过去听名师的课堂,各自都有各自的语言风格,但不外乎有这样一些不同点:诙谐、精准、严谨、甚至是潮流。同样语言还配合着老师的表情、动作等,使老师一步步走近学生,最终走进学生。

先说说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不是我们平时听起来干巴巴缺乏吸引力的一句话,而是配合教师幽默、诙谐的表述方式,以及在看似漫不经心却走入学生心间的状态下,问题被巧妙地提了出来。如:“你们关心的问题我都关心了,最终锁定了这两家店铺,张老师很是纠结,会随着数据的变化心情波动,不信你瞧,如果你是张老师,你会选择哪个店铺?”看似简单的描述事实,其实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了学生看到数据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初步感知数据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去综合判断和比较分析。问题出现平和而贴近学生,增强学生体验感,能更好地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再说说教师的点评、承接语,非常的精准而富有洞察力,如一位学生说:“这家淘宝店销量少可能是因为刚开店不久”,教师能立马肯定这个观点并评价道:“从看不见的地方,想到看不见的远方,在未来的时代不能光盯着看见的东西去,你还得去想象背后可能的真相。”这句话既是点评,又充分点出本节课的重点和意图,即通过有限的数据分析数据背后存在的东西。

语言的留白艺术也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如在环节过渡时,张老师说道:“其实一个残酷的商业秘密,我们在研究淘宝时,其实——”这里张老师故意停顿,等待同学自己说,这时一位同学非常机敏地说出:“淘宝也在研究我们。”就这样数学与丰富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也使学生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

在行课过程中,教师特有的调侃和聊天方式也是营造轻松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如:“第一个量里有26.7%,我猜没有人知道这个百分数的意义,不服的,鸡蛋撞个强。”看似一句调侃和激将的话,其实也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方式,改变一层不变的提问方式,反过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更能使课堂诙谐和轻松。在学生回答时,老师还会经常冒一些金句,如“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来活跃课堂气氛,还会说一些调侃的话如:“一副好有文化的样子哦”、“你不当老师可惜了”等等,学生不自觉发笑,还有一位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拿到话筒情不自禁地说了句“等了一万年了”。

一节轻松而又严谨、开放而有深度的课堂,老师的语言是所有开始的前提和行课的润滑剂,还是是思维走向深度的阶梯。

总之,形神兼备,课堂有形也要有魂,只有教师自身不断磨炼自己的基本功,不断思考数学教育目标,敢于创新和挑战,才能真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最终培养具备新时代核心素养的人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