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反思

作者:陈秋灵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13

今天我执教了六年级上册的《才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本节课我利用投篮的情境带学生过渡到课堂,先出示了投中次数,让学生辨析是否能比较出三人的投篮水平,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通过两个量比较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才能比较出结果。这样依然无法快速比较出三人的投篮水平高低,激发学生产生百分数的需求,感受百分数的生产过程。再让学生经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讲一讲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进而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勾连已有知识,感受百分数与分率和比的联系,明确百分数也可以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再根据下面哪些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哪些不能,为什么?这个关键问题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感受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通过填写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当两个量之间存在部总关系时,百分号前面的数最多只能是100,但如果是独立的两个量,百分号前面的数字可以超出100.最后回顾整节课的行课过程,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感受与理解。

这节课我仍然有很多的不足。我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1.对于百分数意义和作用的讲解还是不够落地,学生的感受还是不够深刻。重建时可以在第一大环节,学生说完百分数的意义后,尝试先找一找百分数的共同点,不如它们都是相当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另一个数量表示几份,进一步帮助感受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本次优秀教师城乡牵手活动的领头人曹琴老师给了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她讲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资源等可以从学生中来,例如沟通比较一百分之六十五和65%。百草园的巢心燕老师也给出建议:可以再练习设计中加入百分号前面是小数,01这样的练习,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2.本节课的教学重心还不够下移,优秀学生个别回答了问题,还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说和思维的过程,不能让个别替代整体。3.课堂语言还需要锤炼,关键处问题应该怎样设计,过程中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如何回应学生的回答生成即时性资源,还需要下功夫钻研。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