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需要改进之处:
1、百分数是统计中重要的一种数据,本节课可以以实际问题为抓手引出对百分数的需求,使教学成为有水之鱼。通过设计投篮情境,激发对两个量的分率比较需求,从而引发对百分数的教学,感知百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将静态教材动态处理,分层出现,并提供丰富的素材,打破只看一组数据的思维僵局。如小军投中16个,小明投中11个,小华投中18个,谁投的比较好,对于同学的争议可暂且不予评价,给学生质疑的空间,紧接着出示每人投篮次数:20个、25个、100个,这时学生会立马发现,这种情况很明显只看投中次数是不合理的,从而突破思维僵化。
2、关键问题设计必不可少,提出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
呈现第一组数据时,可以在学生不假思索回答小华投的情况比较好之后,不予以评价,接着询问:“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在学生的疑惑和不确定中,紧接着出示第二组数据,再提出关键问题“光比投中次数可以吗?为什么?看来刚刚有部分同学的思考是比较严密的,往往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只看一面,要多角度观察”,在学生明确需要算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后,提出关键问题“能不能一眼比较出谁的投篮水平高?那怎么办?”学生想到的办法是通分。从而引入百分数的概念。
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1、课堂资源丰富,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激发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使数学体验和感悟更丰富。如:课前我提前让学生收集了百分数的应用例子,学生是有生活经验和感知的,在不同学生的描述和尝试理解下,学生能初步感知,百分数说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在百分数的应用和价值体现上,我直接呈现了一组对比材料,如一件衣物的含量,一个用百分比表示,一个用分数表示,更喜欢哪一种,学生显然会接受用百分比的方式,因为百分比能直接看出成分含量高低,拿出任意一个百分比的意思,就可以联想到每100份的量中有几份,由此人们在看成分表时会更加一目了然。针对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数表示还是用百分数表示,我设计了一个例题,我提供了一个情境,老师头长多少,并提供了百分之二十之一和一百分之二十一两个答案,一般在生活中,不会用头长百分之多少这样的表述方式,从而明确,百分数都是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能表示关系,但不能表示具体的量,从而进一步明确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2、本节课我注重百分数的丰富表达形式,拓展内涵外延。在教学百分数意义后,我尝试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并尝试设问: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尝试从分数、比、小数的角度说一说,你认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主动思考、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