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份反思

作业表达
作者:包惠萍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14

作业表达:关注思维、优化提升

当学生基本功夯实之后,我们开始深入作业内层,关注作业中学生思维的呈现状态。作业形式上基本要求是:格式规范、完整、条理清晰;作业过程中思维的高级要求是:有序、逻辑、严谨、质疑,判断、分析、推理、演算等等。这些思维品质的提高一定是在日常教学中培养、积累、优化形成的。


比如说有序。(如上图)找到思维的起点,切入进去有序地表达。有序地研究知识产生的过程、结论的形成过程。

比如说严谨。有些数学结论的研究,让学生经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的过程,举例时还要求例子丰富、类型要全面,特殊数是否符合,有无反例等,通过这些严谨的步骤,学生才能够培养出数学精神。

比如说质疑。质疑是什么?心有所疑,提出问题,以求解答。是连自己都要推翻,才能发现问题。1                                               +12×=1-===7,分数计算题到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一个整数,这个整数是偶然得到的,还是算式有蹊跷?算式是否可以简算?从而达到转变思路、重新观察、另选方法的一系列思维提升的锻炼。

比如说判断、分析。(如上图)解决分数领域的实际问题,学生已经不能凭数字大小猜中算式了,所以学生列式之前,对条件问题的判断,对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都可以记录下来,以便进一步指导正确列式。

比如说开放表达、优化方法。(如上图)近期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以往会用文字记录、画线段图等辅助理解数量关系、假设过程中引起的量的变化,但都不如小长方形图来得清晰。当例1倍数关系到例2相差关系时,学生画图表达时又需要进一步优化表达。刚开始学生呈现出3种方式:一种是另外画出大杯减小杯等于8个,一种是一个箭头表达在部总关系图上,但都对思维的推进没有起强烈作用,只是单纯地表达相差关系。第三种,小女生关注到大图高出的部分相当于多出来的8个,一下子把大盒假设成小盒后的变化也体现出来,可以说思维提升了一大步,学生有点摸到解题切入口了。在这表达上你又有什么启发呢?比如,大盒宽度与小盒相同,在大盒里面与小盒相同高度处划出虚线,多出来的部分里面标出8个,可能更加形象,易于理解后面假设之后引起总量的变化。

作业表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作业的多样性。比如操作体验性的作业,可以把数学的理解做出来。比如数学小报、思维导图、优秀作业展,可以让数学的美展示出来。比如生活中的数学,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思考、记录身边的数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