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实际厘米长度的表象。
1、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量出课桌的长度?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量一量,并说说各自测量的结果,然后进一步启发:为什么相同的课桌,大家测量的结果却各不相同呢?如果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别人,别人能明白你量的课桌究竟有多长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为了便于交流,需要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
2、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可以用带有刻度的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各自准备的直尺,说说从直尺上能看到些什么,知道些什么。教学时要适当向学生介绍直尺上的刻度线、数字,以及“厘米”的字样等所表示的意思及作用,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直尺的结构及表示长度的方法。接着,告诉学生:“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让学生看着自己的直尺说一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是1厘米,并说明用符号表示厘米的方法。明确认识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用手指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最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直尺互相指一指,2厘米、5厘米和10厘米各有多长,并追问:2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5厘米、10厘米呢?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指一指,从而体会到有几个1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
3、例3的教学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直观图,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学生说出蜡笔和线段的长度后,要相机追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使学生认识到:蜡笔和线段的一端都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另一端分别与直尺上的刻度8和刻度4对齐,所以蜡笔长8厘米,线段长4厘米。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总结总结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时,一般要将物体或线段的一端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看另一端正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可以利用学生测量长度的已有经验,先让学生试着画出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再通过展示和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需要注意之处:活动时,要让学生都参与实际测量,并注意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