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反思

作者:蒋亚丹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4-19

    《认识吨》教学反思

在学习吨这个质量单位前, 学⽣已经对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认识。  知道了1千克=1000克。  较轻物体的质量常⽤可作单位, ⽽⼀般的物体⽤千克作单位。这样⼀来学⽣就知道了测量较重的物体或者是⼤型物体时常⽤吨作单位。  但是吨到底有多重呢? 学⽣没有直观的认识。  也不可能像认 克和千克那样让学⽣通过掂⼀掂⼀个2分硬币或者是两袋盐的重量来建⽴感性的认识。  所以,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要想建⽴吨的观念确实有⼀定的   难度。  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 我是先让学⽣⽤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动物的过桥问题、  货车、  电梯的载重量、  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  哪些   物体的质量要⽤吨作单位、  估计⼀些⼤动物的质量等, 使学⽣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 ⼰的⾝边, 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活实际的问题。  让学⽣ 体验到数学源于⽣活, ⽤于⽣活, 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我⾸先课堂上利⽤10袋100千克⼤⽶的质量就是1吨, 让学   ⽣感受1吨到底有多重。  再利⽤班上孩⼦们的体重, 从数量上体会。

我找了班上体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个同学, 这样学⽣可以想象⼤约四⼗个学⽣的体重就是1吨。  然后告诉孩⼦们, 我的体重是50千克。  20个⽼ 师的体重就是1吨, 同时课本上也提供了两头⽜的体重也⼤约是1吨。  让学⽣在对⽐的数字中感受1吨之⼤。

但在教学时发现三年级的学⽣的计算能⼒还较差, 让学⽣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较难算;  是否有更⼤、 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建⽴1吨  的表现;  虽让学⽣进⾏较充分的体验, 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 吨离他们的⽣活实际太远, 有的学⽣对千克、  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 对以吨为 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  有⼀位学⽣说⼀幢教学楼⼀棵树的重约1吨。  教学时要让学⽣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 2头⽜、 40位同学进  ⾏⽐较。  由于吨是⽤来计量较⼤的物体质量, 所以学⽣在做题的时候很少出错。  但实际上学⽣对于这个单位的掌握还不是很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