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反思

作者:王洁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2-04-26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一、注重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放大”含义,我把图片进行“变大”和“放大”,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放大的含义,学生不能准确地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清楚时,这时我就用标准的数学术语指出:“现在的图片形状与原来的相同,只是图片的尺寸变大了,这样改变图片的大小,我们数学上称为把图片放大”,学生有了明确的术语指出“放大”的含义,就会从直观的体验升华到理龙爪一可资料集合性的认识,便于学生在思维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重视难点的突破

教学中,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A到图形B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我们怎样将图形B变为图形A?你是怎样理解“21”的?”(有的同学就会说出:“我觉得这个比是现在与原来的比。”还有的同学说:“我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将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就大,将图形缩小比的后项就小。”?学生的智慧碰撞,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

但我觉得还需要逐步完善以下几点:

1.利用各种形式,多种不同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善于等,等待学生的发现,等待学生的补充,等待学生的完善,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