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评课
时间 | 3.7 | 执教者 | 钱晔雯 | 班级 | 二(16) |
上课内容 | 角的初步认识 | 上课时间 | 3.7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9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9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7 | ||
评议人 | 李羚 | ||||
评课主题:
| 【案例回放】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种材料:纸片和小棒,如果要你来创造角,你会吗?请看要求。(师巡视指导,用小弧线表示角,说说顶点和边) 2.展示资源(希沃拍照)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小朋友的作品。 展示资源1:(折纸:圆形纸片展示一个不是折的角的)这几个小朋友是用纸片折的,它们折出的都是角吗?这个为什么不是角? 展示资源2:(小棒拼接的大小不同的角)这些都是角吗? 提问:他们俩做的角一样吗?(预设: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预设:XXX角更大一些) 提问:某某你能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更大一些吗?其他同学仔细看,他用的什么方法?变得更小一些呢其他同学也快速地把自己做得角变大,变小。 小结:哦,原来角也是有大有小的。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变化的角。只要把角的两边张开,角就越大,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得小一些了。 这就是活动角,在生活中也有活动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看来我们班小朋友都很有小设计师的潜力,创造了这么多角。 点评:1、本节课创设了生动的情境,用大量的生活图片抽象出角,学生在找角、画角、比角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角的几何图形表象,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开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本节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3、本节课运用分层建模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向学生传达什么是角,角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建立有效概念。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由表及里,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从而真正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