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评课
《课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22.5.25 | 执教者 | 杨露 | 班级 | 二(7) |
上课内容 | 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 | 上课时间 | 5.25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9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4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9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9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9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10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9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4 | ||
评议人 | 沈凯 | ||||
评课主题:
| 【评课观点】 关键问题设计 【案例回放】 师:一副三角尺上有没有大小相同的角? 活动要求:1、看一看:找出你认为相同的角。 2、比一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得出结论。 3、说一说:说说你的发现。 师:正方形、长方形纸上能不能找出大小相同的角? …… 师:同学们都是怎样找到直角的? 生: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个人思考】 这节课学习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锐角和钝角是学生在学会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本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教学难点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 本节课老师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三角尺上找大小相同的角。(2)做直角。(3)比较建构,认识钝角和锐角。(4)课堂升华,扩展延伸。通过这几个环节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先让学是想象一个角,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然后再通过实物(三角尺)抽象出其他角。这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学生学会有关直角的一些知识后,老师让学生找一找长方形、正方形纸上的角,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找每一个角。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制作角的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展示一个角,并说明是个什么角。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