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反思

作者:陈嘉烨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12-14

27.平均数

片断: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引导比较,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结果图的异同。

每小组四位同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 

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

2.提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谈话引导同学观察、比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反思:

一是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正如预设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颜色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原来每人珠子的个数,并清晰地意识到平均数5个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实际个数,而是他们珠子个数的平均数量,这个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处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之间。这不仅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构建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本质特征。

    二是建构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学习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把平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大小比较,凸显平均数的本质特征。由于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了,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指向这组数据从不相等同样多,强化认识到原来大的数移出一部分补给小的数,变小了;原来小的数补上一部分,变大了。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