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教学反思
作者:居雅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3-12-15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些教学的细节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其中一个就是我的教学语言问题。我发现当我把日常语言放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效果差强人意,为此我也通过不同方式寻求改善我的教学语言问题。将这些经验总结好下:
第一,教学语言要显示出不同教学层次的节奏。怎么解释呢?如果你讲的所有的话都一样,没有起落,没有张弛,你的语言就是催眠曲,课还没上完,学生们可能就睡觉了。因此,教学语言在不同的教学层次要体现不同的节奏。
第二,教学语言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一堂课40分钟也好,60分钟也好,甚至80分钟也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其是也是有节奏的,他不会一直亢奋到底,也不会一直懈怠到底。比如说,课一开始,他的注意力容易分散,5分钟以后,他的注意力可能就集中了,这个时候课堂会出现第一个注意力高峰;再过5分钟,他又开始分心了,再过一段时间,第二个注意力高峰出现了;接着唰地一下,他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呈现出这样一条曲线。
不仅是注意力,在课堂里,学生的情绪也是有节奏的,他的智力和体能也是有节奏的。因此,你的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周期变化,运用语言的声调,不断调节、转移、强化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就能在“大珠小珠落
玉盘”的声音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激活旺盛的求知欲,时刻保持一颗灵动觉知的心。
第三,教学语言应以情感的变化为基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包括注意、观察、思维、想象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培养的过程。
总结了经验,就要落实到实践中,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地规避了这些问题,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效果。
![]() ![]() |
附件:
反思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