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反思
《9加几》
师:老师这有口算卡片,我们以小火车的形式口答,小火车从哪开呢?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生:10+1=11,10+2=12,10+3=13,10+4=14,10+5=15...
师:计算这些题,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呢?为什么计算这么快呢?
生:因为10加几等于10几
......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谁能说图意,列算式?
生: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9+4=
师:谁来评价他说的?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请你像这样和同桌说一说
......
师:9+4等于多少呢,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左边摆9根,右边摆4根,通过移动小棒去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小棒?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棒,请位小朋友上黑板来移一移
追问:移动几次,每次移动几根?
生1:移动4次,每次移动1根,9+1+1+1+1=13
生2:移动1次,每次移动1根,9+1=10,10+3=13
师:哪种方式比较方便呢?
生:移动1次,比较方便
......
师:这种方式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
我们可以这样说:看到9,想到1,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等于13
......
教学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儿”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同时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 ,教材通过小卡通呈现的两种算法,只是为教师组织学生探索算法的活动提供-个范例,并不意味着学生通过探索一定会得出或只会得出这两种算法,更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这些算法;第二,教材突出“凑十法”的设计思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