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英语学科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作者:刘敏娟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01-23

学习时间

2024.1

姓名

刘敏娟

学习内容

群文阅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新尝试 

学习心得思考

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从单向输入走向集体建构

集体建构是群文阅读的过程,是指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共享智慧,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进而在教师、学生、文本 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集体建构要求师生 形成学 同体,并通过对话、倾听、协商等 形式推进。以上文提到的“What is Love?”这一议题开展的群文阅读课为例,某教师通过 阅读概览、比较阅读、集体讨论、延伸拓展等 ,引导学行建构,具体如下:

(一)阅读概览,整体感知

课前,教师让学生自主预习和整体感知绘本内容,围绕书名、作者、人物等填 (见 1)信息。上课伊始,学生围绕阅读卡进行交流汇报,总结出两篇文章的主题都与“爱”有关。据此,教师引出议题“What is Love?”,交代本课的学习任务一。

Let's share

Title:_____________________

Writer:___________________

Characters:_______________

Place:____________________

Main idea:_______________

1

接下来,学生通过对绘本标题、作者、人物、主要观点等的分析,基本把握了绘本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要素。但学生对绘本的了解仍停留在表层,还需要挖掘其深层。

(二)比较阅读,寻找异同

以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能够让他们从作品的情节入手,寻幽探微,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特征。以“What is Love?”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由于两篇绘本内容较长,生词较多,教师首先设计了 Order and stick(排一排,贴一贴) 的活动,要求同桌合作,依次将两本绘本的情节流程图按顺序粘贴在活动单上 (见图 2、图3)。在交流答案时,教师用多媒体按序逐页呈现图文,帮助学生在文本情境中学习生词,在学生理解了绘本的具体情节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他们从文本主题 、语言组织、角色特点、绘图风格等方面对

两本绘本进行对比阅读,寻找异同点。此时,学生已经把握了两个文本的内容,便会在组内进行积极对话,从不同角度交流自己的看法,深化认知。分享展示环节,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多样化 ,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 ,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