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评课
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评 课 稿
时间 | 204.10.30 | 执教者 | 蒋亚丹 | 班级 | 二(10) |
上课内容 | 认识厘米 | 上课时间 | |||
项目 | 指 标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设计 | 1.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段特点。 | 10 | 10 | ||
学习 任务 | 2.学习任务与要求明晰,有向开放、板块清晰。 | 15 | 15 | ||
3.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同伴互动等学习方式恰当,活动路径清晰有效。 | 15 | 15 | |||
4.练习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 10 | 10 | |||
交流 互动 | 5.教师及时巡视,捕捉典型资源。 | 10 | 10 | ||
6.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师生回应及时,并能合理转化为互动性资源。 | 10 | 15 | |||
7.生生互动质量高,能打开思路,提升学习水平。 | 10 | 9 | |||
总结提炼 | 8.师生归纳总结水平高,内容有延续性。 | 10 | 9 | ||
综合素养 | 9.普通话好,表达能力强;媒体 运用恰当有效;书写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有序。 | 10 | 10 | ||
备注 | 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分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 合计 | 98 | ||
评议人 | 郑宇琴 | ||||
评课主题:
| 【评课观点1】计量单位的累加,增强量感 【案例回放】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就用1厘米的小棒来帮我们都量一下线段到底有多长好不好? 师:老师请电脑帮忙来搭,小朋友们一起大声数。开始,1个1厘米,2个1厘米,好的,3个1厘米,想一想,3个1厘米是几厘米? 师:5个1厘米是几厘米? 师:小朋友,想不想亲自动动手用1厘米长的小棒来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呀? 师:小朋友要听仔细,我们要量的是每个小组长手上练习纸的第一条线段,比一比,哪组量得又对又快?(生活动,师指导、点拨,发挥集体力量,请一个组的代表来演示) 【个人思考】 本节课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产生认知冲突,在冲突中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蒋老师设置多种活动,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比一比、辨一辩、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1厘米的小棒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通过几个1厘米累加来积累几厘米的量感,进而逐步理解测量工具“尺”的构造。最后准确、灵活地使用工具测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