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评课—汪雅婷

作者:汪雅婷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4-10-31

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稿

听《金明煊老师》课评课稿

听课时间

10.15

姓名

汪雅婷

听课内容

Unit5 Signs

研究课反思:

在这节Unit 5 Signs的第二课时中,金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视频进行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自然引出了本课的主题——标识。通过对story time的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并理解标识的含义。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导入之后,教师安排了复习环节,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快速读出已学过的标识,如“No smoking”、“No parking”等,并辅以图片进行游戏,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记忆。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在复习完旧知后,教师借助Story time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新知的学习。通过提问“Who are they?”、“What places did they go?”等问题,引出“Danger”、“No parking”、“Be quiet”等新的标识,并通过续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这些标识的含义和用法。教师还设计了表格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明确每个标识的具体位置、提醒对象及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去公园、电影院等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理解标识的含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例如,在讲到“No smoking”这一标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在餐馆抽烟,既加深了学生对标识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师在这节课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在讲到新的标识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第一个标识,并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读懂课文、如何找出关键词句、如何完成表格。之后的标识,教师则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同桌合作讨论的形式来理解文章,并学会在此过程中运用语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在讲到每个标识时,教师都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例如,在讲到“No littering”这一标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哪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识,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Unit 5 Signs中的标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并理解每个标识的含义和用法,还能够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此外,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课反思评课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