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群文阅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有效融合的实践与思考有感

作者:金秋瑾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3-27

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2025.3

姓名

金秋瑾

学习内容

读群文阅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有效融合的实践与思考有感

学习心得思考

在群文阅读理念的推动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与绘本的有机融合成为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教材的系统性与绘本的趣味性、情境性,教师能够构建更丰富的语言学习场域,促进学生从学语言用语言进阶。以下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几点思考与一、教材与绘本融合的价值解析  
  1. 
互补性优势
     教材的骨架作用:教材提供语言知识框架(如核心词汇、语法结构),确保教学的系统性与目标性。  
     
绘本的血肉填充:绘本以生动的情节、真实的语境和多元文化元素,弥补教材情境单一性,激发学生兴趣。例: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中,补充绘本《The Berenstain Bears Lend a Hand》,通过趣味故事深化家务劳动主题,同时拓展“sweep the floor”“fold clothes”等实用表达。
  2. 核心素养的渗透
     文化意识:通过绘本中的跨文化对比(如中西方家庭分工差异),培养文化理解力。  
     
思维品质:绘本开放式结局或问题情境(如《What If?》系列)可引发学生批判性思考,与教材中的固定句型形成互补。  
   
二、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实践路径  
  #### 
(一)文本选择的三契合原则  
  1. 
主题契合: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筛选绘本,形成“1+N”群文组合。  
    
例: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Unit 3My Friends》,可融合绘本《A Friend for Dragon》(友谊主题)和《The Invisible Boy》(社交问题),拓展朋友内涵。  
  2. 
语言契合:绘本语言难度略高于教材但可理解(i+1原则),如教材学习“can/can’t”,绘本选用《Giraffes Can’t Dance》强化情态动词应用。  
  3. 
认知契合:根据学段特点选择绘本类型:低年级以押韵、重复句式为主(如《Brown Bear》),高年级侧重叙事性、科普类文本。
(二)教学设计的双线并行策略  
  1. 
知识线:以教材为基点,通过绘本拓展语言功能。  
     
词汇迁移:教材学习“weather”相关词汇后,绘本《The Rain Came Down》中自然复现“pouring”“drizzle”等词,通过语境加深记忆。  
  2. 
能力线:以绘本为载体,提升综合语用能力。  
     
任务设计:读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后,结合教材“Healthy Eating”单元,设计设计健康食谱项目,融合语言输出与学科融合。  
      
教材与绘本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群文阅读理念的结构化重构。这种融合既能夯实语言基础,又能点燃思维火花,使英语课堂成为知识习得与意义建构的双重舞台。未来,教师需进一步探索教材为体,绘本为用的平衡点,让融合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