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学习记录(金明煊)

作者:金明煊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2-27

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2025.2

姓名

金明煊

学习内容

《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学习心得思考

文以“购物”主题课例为依托,系统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结构化实践路径。其核心策略引发我三点深刻思考:

一、结构化群文组合的本质是主题意义的立体化建构

作者突破单篇教学局限,通过1+2”语篇组合(教材对话+两篇补充文本)实现主题的多维阐释:语篇1聚焦理性消费(价格权衡),语篇2强调家庭情感(共享快乐),语篇3渗透规则意识(计划购物)。这种设计印证了互文性理论——语篇间通过场景(购物前//后)、文体(对话/陈述/旁白)、情感线索(失望-满足-责任)的互补与互释,将“购物”主题升华为涵盖价值观、情感与社会规则的立体认知网络。这启示我们:群文选择需紧扣主题内核,通过差异化视角形成认知张力,避免文本的简单堆砌。

二、结构化教学的核心在于认知逻辑的可视化推进

论文提出的“三级议题链”(母议题→子议题→辅助议题)堪称结构化思维的典范。以母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shopping?”统领全局,下设“What/Where/Why to buy”三个子议题构建分析框架,再通过精细化辅助议题(如“Why does Sarahs mother buy pants instead?”)引导学生关联文本细节与生活经验。这种设计使零散语言知识和情感体验在逻辑链条中自然整合。尤其值得借鉴的是隐性复习策略:将数字复习融入“美元换算人民币”的真实问题,让语言操练成为意义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思维工具的应用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支点

作者强调思维导图的双重功能:横向“以点带面”(如从“买衣服”扩展到“日常购物清单”),纵向“化零为整”(将三级议题的讨论成果整合为结构化板书)。这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当学生将语篇中的买卖用语重组为“买家/卖家用语表”,并在导图中梳理购物要素时,零散信息便升华为可迁移的语用框架。这种设计完美呼应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凸显了工具思维对核心素养落地的支撑作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