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学习记录(金明煊)

作者:金明煊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3-28

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2025.03

姓名

金明煊

学习内容

《群文阅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有效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心得思考

廖荣莲老师提出的教材与绘本融合四策略(趋同性、异同性、互补性、多样性),精准击中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使用的痛点其核心启示在于:绘本选择需建立系统性思维,以群文互文性实现教学功能的增值。

一、趋同性融合:知识结构化与认知闭环  

趋同性策略(如Colorful World”议题串联《Rain》《I Went Walking》)的本质是通过同类文本复现目标语言,构建认知闭环。案例中,教师将分课时零散的颜色词汇(red/yellow/green, pink/white/black)整合为“描述-问答-拓展”三位一体的语言网络,补充brown/grey等词汇的同时,更以“I can see...looking at me”等句型提升语用能力。这印证了群文阅读的底层逻辑:重复不是冗余,而是通过多文本互释强化神经记忆通路。反例《Caterpillars Home》的失败则警示:脱离教学目标(认识新朋友)的绘本,即使话题相近(动物),也会沦为认知负担。

二、异同性融合:主题批判与思维升维  

异同性策略最具创新价值——通过文本冲突制造认知张力。如《Ability》单元中教材呈现Fido因不会滑冰而沮丧的消极暗示时,教师引入《Ant cant》反向叙事(蚂蚁从“I cant”到“I can”的成长),并设问“Who is super? Why?”,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能力观。这种设计直指新课标思维品质目标:在比较中培养审辨思维,让主题意义从“教材单声道”走向“多声部对话”。

三、互补性与多样性:语境真实与文化浸润  

互补性策略针对教材“留白”精准发力语境补缺:如《Seeing a Doctor》中情态动词must仅限医院场景,绘本《Rules》则将其延伸至排队、分享等生活场景,破解“语法符号化”困境;文化补位:复活节彩蛋文化在教材中仅一句带过,而《Happy Easter, Biscuit!》以趣味寻蛋情节激活文化体验,证明绘本是文化意识的“具身载体”。多样性融合则打破教材体裁垄断:将母亲节对话拓展为双面故事书与抒情小诗,非连续性文本微信绘本《Lilys Weekend》更将语言学习锚定真实生活,呼应“在用中学”的课标理念。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