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学习记录(金明煊)

作者:金明煊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4-29

指向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组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2025.04

姓名

金明煊

学习内容

《主题意义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例谈》

学习心得思考

邹维光与尚梅林老师的课例《No Pain, No Gain》以中西寓言互文(《Joy and Ray》与《守株待兔》),揭示了群文阅读深化主题意义的实践路径。其核心策略启示我们:主题意义探究需超越单篇局限,通过多文本碰撞、策略迁移与集体建构,实现价值观的深度浸润。

一、双文本比较:在文化互镜中淬炼主题内核

课例的精妙在于跨文化文本的辩证设计:西方寓言《Joy and Ray》以勤劳鼠vs懒惰鼠的对比,直指努力才有收获中国故事《守株待兔》则通过农夫幻想不劳而获的反例强化同一主题。两者形成正向激励+反向警示的思维张力,学生在比较中自然提炼No Pain, No Gain的普世价值。这印证了群文阅读的本质优势:多文本如同多棱镜,使抽象主题在多元叙事中具象化、可思辨化。尤其当学生发现Ray的懒惰与农夫的投机殊途同归时,主题意义已从认知层面升华为文化共情。

二、策略迁移:集体建构的脚手架设计

课例展现清晰的策略迁移阶梯单篇奠基:教师先引导精读《Joy and Ray》,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结构(角色-行为-结果);策略移植:学生将上述方法迁移至《守株待兔》,自主提取角色行为链(守株-待兔-荒废-悔悟);集体碰撞:通过问题链(如Who do you like better? Why?)激发观点交锋,最终在辩论中达成共识。这种设计完美呼应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搭建认知脚手架,学生从协同建构走向自主内化。当学生联系自身说出As a student, we should do homework first时,主题意义已从文本走向生命体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专著学习记录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