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评课 (沙莎)

作者:沙莎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5-29

评金明煊老师的课

今天有幸聆听了金明煊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新教材《A great scientistStory time板块,陈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让人感受到了沉浸式教与学的魅力,也让听课老师们无不动容。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主题引领,实现育人无痕  

1. 情感共鸣式导入:以"小猫花花"的视角提问("Who is Huahua’s grandpa?"),巧妙建立儿童化叙事纽带,瞬间激活学生兴趣,为"伟大科学家"的严肃主题注入温情。  "Big question"Why was Yuan great?)贯穿始终,使语言学习聚焦于意义探究,避免碎片化。  

2. 精神升华自然结尾引用袁隆平寄语("做一粒好种子"),将科学家精神具象化为可践行的价值观,实现"学科德育"的无声渗透。  

 二、策略赋能,深化思维训练  

1. 体裁意识培养:"Skim and choose"活动引导学生快速识别传记文本特征,并通过"四要素问题链"Who/What dreams/How/What person)搭建结构化理解框架,凸显文体思维。  

2. 可视化工具增效: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基本信息",时间轴呈现"梦想实现过程",将抽象生平转化为具象图示,有效训练信息整合与逻辑归纳能力。"Think and answer"环节(如评析梦想意义)推动学生超越事实提取,开展批判性思考。  

三、语言文化融合,突破认知难点  

1. 多模态化解专业概念:对比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视频辅助)、解析"禾下乘凉梦"(想象画面),将科技话题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内容,扫除文化认知障碍。  

2. 语境化语言习得:核心词汇(hybrid/give up/develop等)融入生平事件描述(如"他坚持研究"),通过时间轴任务在语境中自然内化。 

金老师的这节课以"问题链"驱动探究,以"可视化工具"赋能思维,将语言学习、科学精神培育与人生价值观塑造熔铸一炉,是一节有深度、有温度、有效度的优质课例,非常值得我学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研究课反思评课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