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引出本课核心人物袁隆平。通过Big question,聚焦本课核心问题:为什么袁隆平是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并带着问题学习本课。 2.通过快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体裁:人物传记,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结构,从四个核心问题展开对本课核心人物袁隆平的学习。 3.通过填写思维导图、听录音选择、完成时间轴和选择表述的任务,详细学习袁隆平的人物基本信息、梦想、生平成就及人物品质。学生在独立阅读、小组合作和深度思考中,强化核心语言,深入文本学习,逐步探究主题意义。 4.通过课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巩固核心知识。通过分析归纳文本结构,学生掌握人物传记体裁文本所需要素。 5.通过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致敬袁隆平爷爷”的活动,学生在合作讲述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中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了解,学习人物优秀品质。 6.通过回应大问题,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学习伟大科学家精神。通过分享袁隆平爷爷的寄语,提升自我内涵,学生思考如何做一粒好种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目标制定依据 1.课标分析(准确摘录新课标的相应要求,对课标内容做分解,说清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什么: 1. 语言能力:学习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快速阅读定位信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掌握本课的核心词汇(hybrid、enjoy the cool、crop、farming、research、give up、field、develop、feed)和句型。通过听录音选择、朗读课文等活动提升听说能力。 2. 文化意识:理解袁隆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深层意义,感悟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学习袁隆平勤奋、坚持、无私、创新的品质,厚植社会责任意识。 3. 思维品质:通过思维导图和时间轴梳理人物生平与成就,培养逻辑归纳能力;分析文本结构(如传记四要素:基本信息、梦想、生平成就、人物特点),提升批判性思维。 4. 学习能力:能借助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可视化工具组织信息,表达观点,能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通过反思改进学习方法。 (二)学到什么程度: 1.学习理解层面:能概括文本主旨,提取袁隆平的基本信息、梦想、生平成就和品质。通过时间轴复述关键事件,了解伟大科学家精神。 2.应用实践层面: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科学家的成就,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中合作讲述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实践语言综合运用。 3.迁移创新层面:结合袁隆平寄语,反思“如何做一粒好种子”,实现个人理想。 (三)怎么学: 1. 多模态输入驱动理解:使用视频、图片等直观呈现人物事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快速阅读和精读学习文本。 2. 可视化工具促进实践:运用思维导图、时间轴建立主题关联,借助可视化工具组织信息,表达观点。 3. 策略指导提升能力: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上下文联系、旧知联结等方式猜测生词词义,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阅读中的难点。 2.教材分析 【What】该语篇内容主题为“人与社会”,涉及子主题“历史,社会与文化”下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和事迹。本课时语篇内容讲述了中国伟大的水稻科学家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两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同时,讲述了他如何通过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无私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实现他的两个伟大梦想。 【Why】学生基于文本了解袁隆平的生平事迹,然后深入文本理解他对中国社会以及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最后高于文本,思考从这位伟大人物身上学习到的伟大精神,并联系自身,升华主题意义,如何做一粒好种子,让德育在本课润物无声,达到学科育人的价值。 【How】该语篇是一篇记叙类人物传记,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袁隆平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如何实现了两个伟大梦想。并引用袁隆平的话,以一般现在时描述了他的两个伟大梦想。学生在一系列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中,逐步学习并深刻理解他的科学家精神,并提升自我内涵,思考如何成为做一粒好种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学情分析 (1)有什么:本课时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具有一定的思辨和价值判断能力。在语言知识上,已经学习过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已经具备发散思维的能力。 (2)缺什么:语言能力上,本课的生词较多,且有部分动词过去式是学生还未学习过的。思维上,对于伟大人物精神的深度理解还尚欠缺。生活经验上,对于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如何内化于形,需要引导。 (3)能什么:本课时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也是他们所熟知的内容。学生能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结构化表达,也善于小组合作。能在文本学习中感受到科学家精神,并向其学习。 三、评估任务(指向具体目标,对应关系清晰;明确表述学习目标达成的行为表现、条件及标准,撰述方式:评价任务+程度标准,即做哪些事,达到何种程度,证明目标达成了) 评估任务1:(对应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小猫花花的讲述内容,回答问题。 程度标准:学生能根据视频,正确回答问题,语言表达完整。 评估任务2:(对应目标2)通过Skim and choose活动,学生确定文本体裁。 程度标准:学生能在快速阅读文本后,正确选出文本体裁为人物传记。 评估任务3:(对应目标3)通过Read and finish, Listen and choose, Read and finish, Think and choose活动,详细学习袁隆平的人物基本信息、梦想、生平成就及人物品质。 程度标准:学生能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和时间轴(能通过同伴合作、小组合作校对答案,学习生词,读音基本准确),听录音正确选择答案,并在深度思考后表述袁隆平的人物品质(至少选择一个品质,有依据地进行表述,语言表达完整)。 评估任务4:(对应目标4)通过课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分析归纳文本结构,掌握人物传记体裁文本所需要素。 程度标准:学生流利朗读文本,语音语调正确。学生能正确归纳人物传记所需要素。 评估任务5:(对应目标5)基于本课所学,学生合作讲述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程度标准:结构完整(开头、主体、结尾俱全)、内容丰富(主体部分至少介绍两方面)、主题突出。 评估任务6:(对应目标6)回应大问题,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学习伟大科学家精神。 程度标准:学生能基于所学,根据板书回答本课大问题,并学习到伟大科学家精神,争做一粒好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