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反思

三年级 马笑然
作者:马笑然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10-02

  本节课作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衔接课,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倍”与“几个几”的关联、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虽依托棋类兴趣小组场景完成了基础教学,但结合实际课堂中学生反馈、时间把控等问题,现从亮点、不足、改进方向三方面优化反思,更贴合实际教学场景:

  1. 学生反馈中的“薄弱点”未及时深化:从课堂回答和练习反馈看,约20%学生对“一个数的1倍”理解模糊,比如做“飞行棋组剩1组,是3的几倍”时,有学生错答“0倍”,但当时因担心后续内容超时,仅简单纠正答案,未深入举例讲解,导致课后作业中同类题目正确率较低。

  2. 时间分配失衡,自主探究环节缩水:原设计的“小组编‘倍’的故事”环节(对应“想想做做6”),因前面“摆一摆”环节部分学生操作较慢,占用了过多时间,最终仅让2名学生口头分享,多数学生未参与自主编题,导致学生“知识应用”的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与预设的“自主创造”目标脱节。

  3. 对“基础薄弱生”的即时指导不足:课堂练习时,发现5-6名学生仍无法将“7的4倍”转化为“4个7”,虽安排了同桌互助,但未逐一跟进指导,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后续应用题中,仍出现“列式时将倍数与原数颠倒”(如“鸭有2只,鸡是鸭的2倍,错列2÷2”)的问题。

  三、改进方向:针对实际问题,优化教学细节

  1. 锚定学生薄弱点,调整教学时间分配:后续教学中,提前预留8分钟专项讲解“一个数的1倍”,结合“1组跳棋(2人)是2的1倍”“1组飞行棋(3人)是3的1倍”,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数的1倍=本身”,同时设计2道即时练习题,确保薄弱点当场突破,避免因“赶时间”忽略关键知识点。

  2. 优化环节时长,保障自主探究落地:将“摆一摆”环节提前准备好半成品学具(如提前摆好3个△),减少学生操作时间;同时将“编故事”环节调整为“先独立写1个,再小组分享”,每人仅需1分钟完成,确保全员参与,即使个别学生速度慢,也能在小组内补充,避免环节缩水。

  3. 加强薄弱生即时指导,落实精准帮扶:课堂练习时,安排“1名优生带1名薄弱生”的结对小组,同时教师重点巡视薄弱生,发现“列式颠倒”等问题时,当场用画图法(如圈出“鸭2只”为1份,鸡画2份)帮助理解,课后再留1-2道基础题单独过关,确保薄弱生跟上教学节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