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反思

作者:刁艳丽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10-08

《几个几相加》教学反思

 

《几个几相加》是乘法学习的重要铺垫,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加法的特殊形式,为后续乘法意义的建构筑牢基础。教学结束后,结合课堂呈现与学生反馈,反思如下:

 

一、亮点:情境与活动驱动,激活学习热情

 

以六一儿童节舞蹈视频切入,契合学生生活经验,迅速点燃探究欲,让数学学习与真实场景联结。新授环节,依托“小朋友跳舞、花盆、气球”系列情境,组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活动,从直观操作到抽象概括,逐步剥离“几个几相加”的本质。如分析跳舞人数时,学生通过圈组、计数,清晰感知“42相加”的含义,实现从“做数学”到“悟数学”的过渡。应用环节设计“生活小侦探”“同桌摆一摆”“画图深化”,串联生活与数学,在辨析、纠错中强化概念理解,让学习真实发生。

 

二、不足:细节处理疏漏,制约认知深化

 

对学情预判不足,部分学困生在“区分不同摆法对应的‘几个几’”时,理解滞后,因课堂节奏推进,未充分留白帮扶。情境创设虽贴近生活,但单一围绕“六一”,对农村、城市学生生活差异考量不足,部分实例共鸣度有限。此外,概念提炼后,未及时关联乘法雏形,未凸显“几个几相加”对乘法学习的价值,知识衔接稍显生硬。

 

三、改进:聚焦差异与衔接,优化教学路径

 

后续教学将细化分层,针对学困生设计“一对一”操作指导,借助学具多轮演示,拆解“几个几”识别难点;拓宽情境广度,融入校园、家庭、自然等多元场景,让不同背景学生都能找到关联点。同时,在概念巩固后,增设“乘法猜猜看”环节,引导观察“相同加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简便表达”的关联,提前渗透乘法意义,让“几个几相加”成为乘法学习的自然过渡,助力学生数学思维进阶。

 

此次教学是探索“具象—抽象—应用”路径的实践,虽有收获,更明晰成长方向。未来将持续打磨细节,让数学课堂更具温度与深度,真正滋养学生思维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反思评议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